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错落有序的林木村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集水墨山水之大成,其细腻精妙的笔触和严谨的构图将宋代中国的大好山河跃然纸上,是青山绿水的代表作,被世人称为“宋代版航拍中国”。
时隔近千年,今年毕业季,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一位学生的毕业作品再现《千里江山图》。这位学生是2019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陶骆源,刚满19岁。巧合的是,陶骆源完成这个毕业作品与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时,年岁相仿,这是两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穿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千里江山图》作为工笔画的代表作,复制这个作品对于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陶骆源来说,既是专业价值体现,也是自我技能挑战。《千里江山图》为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为宋代最长的画卷。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陶骆源选用与原图相同的材料,1:1复制,全卷未做任何拼接。从确立选题、材料选配,到墨稿、上色及装裱,陶骆源耗时近两年,花费大量心血。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任课老师张悦介绍,这幅画整卷长约12米,绘制、装裱等都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在绘制过程中,绢和墨稿容易错位。画卷中使用的颜料部分,由陶骆源手工提取矿物,精心调制而成,这些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陶骆源表示,感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老师们,是他们将这门手艺代代传承,作品才得以顺利完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赓续。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经教育部考核评估认定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14年,获批全国首家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015年,与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同时获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201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成立“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获得江苏省首批民族工作“红石榴家园”。
2001年起,学校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由30余人,扩大至现在近80人。二十余载,为社会输送了千余名非遗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保护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技于指间,俯仰千年。
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致力于培育出更多如陶骆源一般,有热情、有耐心、有想法的新一代文物修复师,用灵巧的双手让中华文物瑰宝焕发新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