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网站

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各区动态

传非遗之韵,结团结之花——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学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溧水区  发布时间:2025-07-21 17:54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近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数字文创学院“印·记”青年非遗实践队以“非遗传承里的石榴籽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走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验传统技艺、开展民族团结活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探寻传统文化根脉,传递民族团结力量。

非遗传承:匠心与青春的对话

雕版印刷、蛋雕、竹编……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非遗技艺,在传承人的坚守中焕发新生。实践队先后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非遗珍宝馆和扬州运河雕版印刷技艺传习保护中心等地,了解了大运河扬州段各类非遗,领略了大运河作为一条线性、活态运河,在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的重要价值,并与多位市级非遗代表传承人深入交流。

民族团结:石榴籽精神的生动实践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一理念贯穿实践活动全程。实践队来到江苏省“红石榴家园”精品单位——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康乐社区,为社区孩子们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播撒团结友爱的种子。队员发挥专业特长,与老少朋友们共绘大运河民族团结文化元素,一起编织竹编扇。

以青春之力,点亮文化薪火

实践中,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印·记”青年非遗实践队用脚步丈量民族文化厚度,用行动诠释青春时代担当。队员们从非遗展品中汲取灵感,探讨如何将雕版等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红石榴主题的雕版创作、绘画活动,则展现了非遗与民族团结主题的创意结合。他们以非遗为桥,以团结为纽带,在传统与现代交汇处,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未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将继续探索非遗传承的创新路径,让文化薪火生生不息,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